DETAILS
详情
卫健委发布食品安全新国标 婴幼儿配方食品将迎来重大改变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婴幼儿的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1年第3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其中涉及3项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
而此次制定修订并实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旨在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科学生产的技术要求。
涉及修订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21)3项营养与特膳食品标准。
本次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新国标重大改变是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分为2个标准,即《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7)》。细分之后,新国标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可选择成分等部分作出了更明确严格的规定。这一改变使我国婴配粉国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修订趋势一致,也将根据婴幼儿月龄提供更精准的营养元素。
具体来看,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宏量营养素指标的修订主要变化如下:
在蛋白质部分,新国标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要求,并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其中,明确规定乳基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40%。而在现行国标中,未规定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乳清蛋白。
在碳水化合物部分,新国标调整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要求,其中,乳基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糖占碳水化合物含量应 ≥90%,乳基幼儿配方食品中乳糖占碳水化合物含量应≥50%,并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此外,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不应使用果糖、蔗糖,以及果葡糖浆等含有果糖和/或蔗糖的原料作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而在现行国标中,2段和3段奶粉中均为规定乳糖的含量。
此外,在微量元素方面,新国标严格规定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两类营养素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并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在可选择成分部分,新国标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给出的进一步解释,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属于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该系列标准实施日期前,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本标准执行。在该系列标准实施日期之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机构应按照本标准执行。在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加速洗牌or新机会点?
可以看出,此番出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对相关宏量元素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新国标的出台,对于行业而言也是一次洗牌。
此前,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就曾表示,“婴配粉国标新版修订出台,工厂及配方注册都要做变更调整,新国标要求会更高,有些品牌因为卖不动或者不达标等因素,可能就不再重新注册、不再生产了,主动退出市场。”而此次新国标将奶粉中的营养元素都明确设置了上限值和下限值,意味着奶粉在工艺上难度加大,对于很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技术门槛更高,进一步拉高行业集中度,奶粉市场的竞争将不断加剧。
但是,任何行业的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产业和产品标准做支撑。一个松紧适度的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产业竞争力,反而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赢得产业竞争优势。比如,美赞臣蓝臻含有黄金水平乳铁蛋白+乳脂球膜,并通过临床实证进一步证实了该成分有效助力中国宝宝健康成长;惠氏的臻朗3也是含有MOS模拟母乳低聚糖的婴配产品;合生元贝素贝加内含GOS益生元及5大核苷酸……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整体来说,二次配方注册以及新国标的即将出台,有利于整个奶粉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反映了消费者对于高端产品的刚性需求与核心需求的提升。而政策端的监管收紧,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 快科技,知食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本公司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公司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